0771-3108828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行业资讯

行业资讯

城市供水安全如何保障? 合理布局水源、优化供水系统

浏览次数: 时间:2017-12-18

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生存、发展的基本需求。近些年来,由于水体污染,我国水质性缺水的城市数量呈上升趋势。通俗讲,水质性缺水就是“水缸有水没法喝”,水缸中盛的是无法饮用的劣质水。因此,水量充足、水质稳定的良好水源是城市供水安全的首要保障。
2010年以前,上海的供水主要依靠黄浦江、长江口陈行边滩两大集中水源地,其中黄浦江取水约占81%,是中心城水厂的主要水源地。随着上海城市供水需求的持续增长,因陈行水库容量偏小、抗咸能力低下,黄浦江水源又受到上游及沿岸污染的影响,这两大集中水源地的取水规模、水质已不能满足上海城市发展的需求。提高黄浦江水质,
同时寻找新的水源地,成为上海解决供水安全问题的关键。
为此,《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规划》提出通过归并取水口、上游建设小型生态调蓄水库来改善黄浦江水质,并提高其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能力。《上海供水系统专业规划》指出,上海城市水源的发展方向应逐步从内河向长江转移。在此背景下,长兴岛西北端的青草沙水库进入了人们的视线。一方面,青草沙地处长江口江心部位,不受陆域排污的干扰,水质优良;另一方面,青草沙有大片潮滩和潮汐通道可用,可最大化减轻咸潮的影响。
2011年,第二座江心蓄淡避咸型水库—崇明东风西沙水库工程正式开工,标志着上海“黄浦江上游、长江口陈行、青草沙、东风西沙”四大水源地战略格局初步形成。一方面,四大水源地能有效保证上海供水免受上游水污染的影响,另一方面,能在咸潮期“东西联动、南北互补、调压减淡”,最大化地化解咸潮危机。
 
了解更多请关注:http://www.nnpckj.com